钧多立“闪电倒闭”背后困局:盲目借贷投资

 

近日,深圳一家LED显示屏企业因为资金链断裂,而导致的董事长“跑路”事件一时之间引起了业界的一阵“骚动”。

这家企业就是深圳钧多立实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钧多立”),曾是中国深圳光电子行业10强企业。公司董事长拖欠200多名员工两个月工资,欠银行、供应商债务数千万,今年国庆节前夕玩起失踪。

高工LED记者在接到钧多立公司内部员工报料后,通过各种渠道对整个事件进行了深入了解。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一名公司员工的话让我们感到很惊讶,“老板是东北人,摊子搞得挺大。几千万的资产,今年四月还在成都弄了个分公司。所有一切,在十月一号之前都很正常,生产、仓库、财务清洁工什么的,没一丝困顿的迹象。可是七天长假之后,公司就成空壳了。”

据记者了解,事实上早在今年9月份的时候,公司的高额贷款就已经到期,银行和民间投资方不断催款。据大浪街道劳动管理办公室许晓东向高工LED记者透露,公司董事长毛国钧欠中国建设银行2000多万贷款,欠担保公司3300万左右债务。

在此之前,公司也经常拖欠供应商的货款。据记者了解,今年上半年,公司就曾经一度出现原料短缺而导致生产中断的情况。据知情者透露,钧立多目前拖欠供应商货款接近1000万元左右。

对于目前公司的欠薪问题,记者在10月11日下午从深圳宝安区大浪街道浪口社区工作站相关负责人了解到,公司拖欠237名员工今年8月工资共计人民币约 61万元。目前,大浪街道劳动办已为200多名员工先行垫付了500元生活费,并准备为员工申请集体劳动仲裁,并已经要求法院查封该企业,限期15个工作日内解决欠薪问题。

摊子铺得太大 资金链断裂

据记者了解,钧多立是一家专业从事LED光电子产品研发、制造和销售的大型骨干企业。经过多年发展,目前公司已经在全国拥有四个生产基地,由100余台荷兰ASM公司进口的高端LED光电产品生产设备组成的全自动化LED点阵、SMD LE以及LED显示屏自动贴片等多条生产线。一直以来,钧多立生产的产品也得到了业内人士及工程业主们的广泛好评。

2010年,随着公司发展的需要,应四川省成都市及双流县政府邀请,钧多立企业集团规划与双流县人民政府在西博会上签订了投资建设LED封装应用相关项目的协议。投资额为四亿元,并已注册成立四川钧多立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第一期注册人民币2400万元。准备二期完成注册人民币8000万元,主要生产LED光源,LED路灯,LED照明系列产品,LED显示系列产品。

与此同时,钧多立还准备在2011年上半年完成湖北襄樊生产基地,下半年完成江苏昆山生产基地的建设。

然而,对于一家注册资本只有2000多万,年销售额也仅仅不到2亿元的显示屏企业而言,如此庞大的全国产业布局计划,着实让记者吃了一惊。

下表为钧立多近两年项目投资及完工情况

投资项目 产品 投资额
2010年将完成四川成都生产基地的建设,建筑面积近30000平方米 主要以LED元器件生产为主 4亿
成立四川钧多立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主要生产LED光源,LED路灯,LED照明系列产品,LED显示系列产品 第一期注册人民币2400万元已完成
准备二期完成注册人民币8000万元
西航港大学生科技园厂房的装修    
2011年上半年将完成湖北襄樊生产基地 主要以LED光显示、LED光照明的整机生产为主  
2011年下半年将完成江苏昆山生产基地的建设 LED背光模组的生产为主  



数据来源:高工LED产业研究所整理汇总

“这些大项目中,除了跟银行的贷款,还有民间资本的介入。据了解,银行贷款达3500万元,民间资本为2000万”,一位钧多立公司的供应商负责人对高工LED记者表示,“目前很多大企业都是这种发展模式,钧多立也许是因为运气不好,他本来也是要准备上市的,但是一直没有找到一个好的投资商来运转资金,没有搞好与投资商的关系。”

盲目投资转型是罪魁祸首

据记者了解,此次钧多立因借贷而导致的倒闭事件在深圳的LED显示屏行业内并非个案。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LED显示屏企业接连倒闭关门呢?

正如IT在90年代末的“喷井”式发展一样,LED经历了从60年代的电子器件时代到80年代的成品显示屏飞跃后,伴随着国内LED显示屏应用突破了控制技术和器件成本障碍,蓝色LED芯片的成功研制,全彩色LED显示屏全面进入市场,中国LED市场可谓如火如荼。

从开始的证券交易所到商场、银行、医院、机场、体育场、博物馆,甚至到现在的小区公告栏,LED屏幕见证了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信息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完全渗透。

另一方面,由于LED显示屏行业入门技术门槛低,从控制系统到面罩设计,显示屏生产环节分工非常细,将主要技术进行整合就可以成为一个生产厂家,这导致许多技术和资金实力较弱的小型企业在市场中有利可图。一时间,国产LED显示屏市场呈现参差不齐的状况。

中国的LED显示屏市场从来就不缺乏品牌,缺乏的是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近几年,LED企业数量和从业人数逐渐递增,一些实力较弱的企业也加入到这个市场中来,他们甚至不断采用价格战方式来竞标,使得市场竞争环境开始恶化。

没有技术创新,就只能不断重复着陈旧的技术,不停地打着价格战,竞争力越来越弱,最后,大家都遍体鳞伤,倒闭、重组、收购成了结局。

而近年来,随着LED器件性能的不断提升以及显示屏细分应用市场的增长潜力受到不断挖掘,在一些中高端显示屏上面,部分有一定实力的企业仍然具备较大的上升空间。

据高工LED产业研究所(GLII)统计,2010年中国LED显示屏市场总产值达18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4%。与此同时,国内年产值上亿的LED企业中,涉足显示屏研发生成的超过50家,其中约90%企业以显示屏作为主营业务。

而在去年开始的疯狂IPO热潮中,以显示屏起家的LED上市公司就有3家,而以显示屏器件封装为主营业务之一的企业也有3家,显然尽管LED照明一直被业界及投资商看好,但LED显示屏企业却率先成为股市的香悖悖。

然而,并不是所有的显示屏企业都过着好日子,这其中就有很多LED显示屏企业出现了浮躁的心理。“‘心比天高’却‘脚不着地’,盲目扩大规模,打价格战,以低于成本价格抢单子”,东莞市坤硕电子公司总经理王水仙向高工LED记者坦言,“最后只能拖垮企业自己,预计今年国内会有部分中小型LED显示屏企业面临倒闭的困境”。

部分显示屏企业的“浮躁”其实还有另一个原因。由于近几年LED照明的发展受到了国家和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视,更是频频出台各项优惠政策进行扶持补助。“上级管理部门或者政府层面一贯喜欢抓大的市场,而显示屏的蛋糕并不是很大”,王水仙表示,“其中也不乏部分传统大型显示屏企业快速上马LED照明项目,其实不是通过照明产品真正的赚钱,而是借机圈地圈钱”。


返回